選材
定好了基調,就可以開始選擇原材料了。選料包括挑選、購買、運貨和分類,一般情況下選料的整個過程一周就可以完成,如果是特殊要求的選料持續的時間會更長。
選料有兩種,一種是講究的廠家自己去原產地,挑選、購買原材料,這種花費的人力物力財力都非常大;另一種是常見的,在當地紅木原材料市場選擇自己需要的原材料。通常情況下,用料環節從木頭買回來,在工廠卸車的時候就開始了。
當然,選材不僅僅是將木頭運到工廠,還需要將木頭分好類,堆放整齊。分類時,要根據木頭的種類、新料與老料情況,還要參照木頭的長度、直徑,大小以及優劣情況。這樣,選料時能夠十分快捷地找到所需尺寸的木頭,而不至于費事兒。
開 料
開料,指的是用機器將原材料裁切成需要額尺寸,這個過程一般在1-3周左右。
開料的尺寸,如厚薄、長短、寬窄,都是根據家具設計圖紙來定的。非特殊情況下,開料只從木頭的厚度上鋸切。在一些要求嚴格的工廠,長料鋸短用,寬料鋸窄用,屬于非常嚴重的失誤。
俗話說“短瓦匠,長木匠”。料配好了以后,畫線、鋸切、刨削,都要盡量留足了料。如果需要截短或者裁窄,就要考慮好剩下那部分怎么用、用在哪兒。如長度30厘米左右的該怎么截,或者寬度2厘米左右的該如何用,等等。只有綜合考慮,這些邊角料才能不被浪費掉。
烘 干
將原木鋸成厚薄不同的板材,再把板材分類,放入干燥窯進行干燥,干燥至水分含量在8%-12%。一般來說,厚板材干燥需時一個多月,薄板材需時2周左右。
以下是幾種常見紅木木材的干縮率。
關于紅木烘干的方法則主要有窯干、太陽能干燥、高頻與微波干燥、真空干燥等等,方法及原理各異,但殊途同歸,目的一樣,在此不予詳細講述。
配 料
配料,指的是搭配材料的一種工藝方式,關系到合理用材,規范家具造型,家具使用壽命與視覺美觀的問題。這個過程大概需要3天左右即可。
具體來說,歷代的紅木家具均是在保證木料結構受力良好,不浪費木料的基礎上,合理規范各部分的用料尺寸,以適合家具整體結構的需要逐漸演變的。
家具配料需要注意兩個位置:一個是框腿料,即制作家具過程中設計框架的主骨,只有框腿料的造型和材料量確定,才能奠定家具制作的前提和基礎;
另一個是面板的拼縫搭配,面板包括桌面板、凳面板、屜面板、箱子板、柜門面的裝板和側面、后面的裝板等,拼縫搭配是木板之間結合拼縫,要達到制作質量有很好效果。
此外,配料選擇遵循5大配對原則:徑切板面平直對;弦切板面顛倒對;箱板拼縫錯開對;屜面板配置紋相對;雕花木板順紋對。盡量同種木材相拼縫,材質軟硬相近的木板相拼縫,顏色相近的木板相拼縫。
制 榫
“德國學者G·Ecke在《中國花梨木家具圖考》中總結加工紅木家具的三條基本法則是:非一定必要不用木銷釘;在能避免處盡可能不用膠粘;任何地方都不用鏇制。即不用任何鐵釘和膠粘劑”。
根據家具不同部件的需要,將干燥好的木料鋸成合適的尺寸,再經過壓刨使尺寸比較精確。然后開榫,現在一般都采用機器打榫的方式,一般在1-3周左右就能完成。
紅木家具的各部件就是用榫卯結構連結的。榫卯結構是榫和卯的結合,是木件之間多與少、高與低、長與短之間的巧妙組合,可有效地限制木件向各個方向的扭動,不會造成木材撐裂,較好地保證了家具的整體性,也大大提升了紅木家具的內在品質。
每一個榫頭和卯眼都有明確的固定鎖緊功能,在整體裝配時能有效地分散家具的承重力,而且在家具的外表上根本看不見木材的橫斷面,只有憑借木材紋理的通斷不同,才能看到榫卯之間的接縫。這些工藝精巧的榫卯結構,構成了硬木家具獨特的工藝特色。
雕 花
在家具組裝前,需要進行雕刻裝飾環節。根據雕刻方法的不同,工人的熟練程度,以及花樣的繁簡,需要的時間也不相同。以一塊一面雕花的床圍為例,如果花紋比較繁瑣,即使是一個熟練的老工人也需要一個多月的時間。
為了提高效率,也有用機雕+手工雕的模式。先用機雕雕刻出來大致的輪廓,這樣出來的屬于半成品;接著人工雕刻一些細節,比如鳥的羽毛、松樹的松針等等,這樣可以節省不少的時間。
組裝
組裝在木作行業里叫“攢活兒”,在小部件的組裝中要用到一種叫“攢斗”的工藝,“攢斗”是行業術語,利用榫卯結構,將許多小木料拼成各種幾何形紋樣,可組成大面積的裝飾板,這種工藝叫“攢”;用鎪鏤而成的小木料簇合成花紋叫“斗”。
這兩種工藝常結合使用這兩種工藝常結合使用,所以叫“攢斗”,南方紅木家具工匠稱做“兜料”。攢接工藝完美地體現了科學性和藝術性的結合,一般耗時1-3周左右。
通過攢接工藝構成的幾何裝飾,有的用單純的圖形反復構成紋樣,有的以單獨紋樣組成二方連續、四方連續等形式。常見的幾何裝飾有萬字紋、十字紋、田字格、曲尺式、回紋式、上下凸連式、直連式、斜連式等。這些由傳統式樣運用細木作的“攢斗”工藝形成了特色的裝飾語言。
打磨(刮磨)
雕花以后,還需要進行拋光處理,然后進入組裝環節,這時一件紅木家具的雛形已經出來了。但是這時候家具的表面還是有些粗糙,需要進行打磨處理。以一張羅漢床為例,需要三個工人打磨至少4周的時間,還不包括床圍的部分。
打磨的步驟分為初步打磨、整體打磨和水磨。在紅木家具完成之后,針對于各個部件分別初步打磨,打磨時需要用到刮刀、坦克機、角磨機等,這個流程相對來說比較粗糙,主要目的是讓各個部件交接圓潤,在家具棱角分明處也磨出淡淡弧形,摸上去不會感覺僵硬。
接下來才是整體打磨。家具部位的特點,用各種形制的鐵片小刀粗磨,如果發現有裂痕,還要用膠水,木粉對其進行修補;接著用各種粗細不同的砂紙進行打磨,需要耐心和經驗。
就是水磨:用濕布顯現出家具上的木纖維和陰濕,然后針對這些情況進行處理。經過這一系列的打磨工作,家具整體輪廓勻稱,棱角齊平,整體協調,紋理面清晰、紋路相合,榫卯連接潤澤通潤。
上漆或燙蠟
絕大多數的家具,都需要進行這一步上漆或者上蠟。一般來說,南方的家具上漆的比較多,北方則更習慣上蠟。
這樣一件紅木家具就誕生了。
每一件紅木家具的誕生,都離不開這些工序繁瑣的制作。三分料、七分工,中山紅木家具之所以特殊和名貴,除了因為其用材為極為珍稀名貴之外,榫卯、雕刻、鑲嵌、曲線等傳統工藝也構成了紅木家具區別于其它所有家具的獨特價值!
相關新聞
久久国产老熟女,51久久夜色精品国产,屁屁国产第1页草草影院